沁水县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11140521012445090F602/2024-0004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成文日期:
标      题: 沁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沁政办发〔2024〕10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30日

沁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5-30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沁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沁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行 动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打造大县城品质生活样板区,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带乡、融合发展,完善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功能,补齐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等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促进县城内涵式发展,建设山水之城、如画之城、温馨之城、幸福之城,打造和谐宜居、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县城。

    (二)发展目标

    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27年,县城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县域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县城人口8万人,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供水普及率100%,供暖普及率95%以上。

    二、分类施策抓好县城建设

    (一)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按照“锻长板、强链条”思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是持续完善煤层气产业链,建设绿色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电力外送“三大基地”,成为全国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

    (二)发展生态功能县城。按照“优生态、促转化”思路,秉承“一城山水半城园”理念,坚持大水面、大生态、大绿化,重点是做好“山、水、文、绿”文章,实现生态文旅康养多业态发展,成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样板。

    (三)推进绿色低碳县城。实施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十大行动”,实施散煤清零、绿色建筑等行动,更新改造集中供热站,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和污水提标改造,确保与全省、全市同步实现碳达峰目标。

    (四)建设特色鲜明城镇。抓好重点镇,引导宜商则商、宜农则农,支持郑庄、端氏等乡镇发展。打造工业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做强嘉峰、郑村等一批工业镇。培育特色镇,做好龙港、中村等乡镇建设,推动城与镇衔接互补、融合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县城特优产业提升工程

    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梯次培育特色专业镇。全面唱响擦亮“千年古县、如画沁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到2025年,市级专业镇达到4个,省级专业镇力争破零。到2027年,专业镇发展质量与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县工信局、县市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

    做强煤炭产业。推进寺河、侯村等煤矿技术改造,建设亿欣等智能化矿山,推动沁裕煤矿投产达效,加快里必等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开工建设东大郑庄里必铁路专用线,支持大型煤矿配建洗选中心。〔县能源局、县发改局〕

    做优煤层气产业。推进潘庄、马必等区块开发利用,实施马必至开发区、开发区至柿庄管道项目,提高中央处理厂生产能力,力争京津冀LNG调峰储备中心液化板块、伟联60万方液化项目调试生产,能投公司力争进入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县能源局、县能投公司〕

    壮大新兴产业。引进耐隆电潜螺杆泵制造项目,推动骐杰碳基新材料、华月沁谷高端碳基耐烧蚀材料项目落地,打造“沁河碳谷”。建设国能、金风天翼等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华能西坡抽水蓄电站项目。〔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县能源局、县水务局〕

    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提高杏则、南阳、下沃泉等康养小镇运营管理水平,实施沃泉小镇三期项目,提升打造西峪、王街、郎壁3个特色康养村。推动鹏飞集团加快投资开发湘峪古堡、柳氏民居,新增1-2家A级景区。建设县域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文旅局〕

    赋能数字经济产业。推进“数字沁水”项目,建设“龙港e镇”,壮大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县融媒体中心、县工信局〕

    2.提升产业平台功能

    稳步推进开发区提档升级,全力打造“优秀类”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园区、旅游景区。〔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工信局〕

    补齐公共配套设施短板,完善生产设施和公共配套设备,健全标准厂房、双创基地、职业技能培训设施、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等。到2027年,开发区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工信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审批局〕

    推进产城融合,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开发区和城镇建设用地,完善厂区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开发区向县域综合功能区转型。到2025年,培育1个产城融合示范区。〔县自然资源局、县工信局〕

    3.保持县城“烟火气”

    加快县域商业建设,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完善《统筹高品质城市建设与保持“烟火气”工作方案》《便民摊点设置管理办法》等机制,新建便民市场,规范设置便民经营点,依托万象广场、亲水商舟、鹏飞商业广场等打造一批县城商贸综合体和乡镇商贸中心。拓展多元互动消费场景,促进县城文旅商融合。到2027年,引导商业街区提档升级,打造文旅商消费街区和网红打卡地,塑造具有沁水特色的消费品牌。〔县工信局、县文旅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供销社〕

    4.完善商贸流通网络

    新建环县城物流园区、供销物流配送中心、省级标准化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示范园等项目。提质农村寄递物流服务。支持乡村e镇发展,加快构建“产业+电商+配套”生态,打造1—2个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直播电商基地。完善冷链物流设施,聚焦果蔬肉禽、中药材、药品、乳品、速冻品、水产品七大冷链物流品类服务,提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水平。到2025年,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到2027年打造一个全省三级物流示范园;到2027年,基本建成冷链物流体系,力争打造一个省级以上具有影响力的特色物流产业体系。〔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邮政沁水分公司、县农林投公司〕

    (二)实施县城基础配套提升工程

    5.构建便捷交通体系

    完善县域公路设施,改建省道366老马岭至里必段,改造十里至固县东河口、郑庄至北湾等县道,建成西樊庄至殷庄旅游公路,建好“四好公路”。优化县城道路系统,修编县城交通路网规划,建成沁水东立交枢纽工程,实施定都路(日风线定都至东石堂段)改扩建、坪曲线(滴水岩至张家坡)环境提升工程,实施文苑路东延、慢行系统改造、街巷改造提升、停车场等项目,完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打通微循环,构建级配合理、适宜县城特色的道路网络。到2025年,乡镇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到2027年,建成区道路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按照停车位总量为机动车保有量1.1-1.5倍要求,补齐停车设施短板。〔县交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公路段、县交警大队〕

    6.打造安全韧性县城

    开展自然灾害调查评价,健全灾害区域综合风险普查机制,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合理规划布局市政消火栓、蓄水池、消防站、救援站等配套设施。严格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加强消防设计、施工日常监管。强化体育场馆、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应急避难功能,提升应急救灾和抢险救援能力。实施县城生命线安全工程,摸清基础设施数据底数,配建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管平台。编制防洪排涝规划,严禁随意调整防洪排涝设施用地,因地制宜布设雨水径流调蓄设施。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县城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普查。到2027年,实现城市生命线数字化监测,建成区30%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审批局、县卫体局、县消防大队、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

    7.推进县城有机更新

    推进以“三区一村”为主的县城更新,补齐设施短板,优化空间布局,更新改造老旧建筑。加强存量资源统筹利用,完善存量用地利用政策和既有建筑再利用规划审批制度。开展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铁路棚改、杨河棚改等项目,实施西街片区改造、小岭社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推进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统筹社区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等政策,实施供水设施提升、老旧管网改造提升、居民燃气表更换、排水防洪提升等项目,支持县城更新。到2027年,老旧小区、社区城中村安全明显改善,县城更新明显取得成效。〔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应急局、县财政局、县消防大队、国网沁水供电公司〕

    8.提升县城住房品质

    合理布局新建住宅,加强《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在居住地块规划审批中的落实,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落实《宜居住宅建设标准》,实施鹏飞商业广场(二期)、南山片区开发等项目,提升住宅小区品质。按照《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县城梅河小区等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开展物业小区大整治行动,支持社区、物业服务企业接管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县住建局、县审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城投公司〕

    9.加快建设智慧县城

    构建县域数据资源体系,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强化基层数据统采共用。推进县城运行一网统管,促进市政公用设施物联网应用,开展智能水表、气表等终端建设。依托“数字沁水”,加快组建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保障平台正常运行。拓展智慧场景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力争完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到2027年,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平台贯通乡镇(街道)。〔县住建局、县审批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应急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卫体局、县文旅局、县工信局、县委网信办、县农业农村局、县能源局、县融媒体中心〕

    (三)实施县城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0.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建成新城小学、桃园幼儿园、桃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学校,健全办学管理运行机制,提升沁水中学住宿环境。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满足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实施职业学校达标提质,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重点建强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多样特色化发展格局。到2027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县属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县教育局〕

    11.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支持县级综合医院补齐专科能力短板,完成大医院医疗设备配套工程,力争早日投入使用。打造城东地区医疗次中心,新建郑庄等卫生院,加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支持县级中医院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开展中医巡回医疗服务,提升县域中医药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妇女“两癌”检查和怀孕妇女产前筛查。到2025年,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县卫体局〕

    12.发展养老托育服务

    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建设乡镇区域养老中心,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有条件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改扩建一批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结构,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到2025年,县级公办养老机构、乡镇(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到2027年,县域办公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卫体局〕

    补齐托育服务短板。新建居住区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托育服务设施。启动运营公办性示范托育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建立托育服务一体化模式。到2025年,建成一批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机构,普惠托位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县教育局、县卫体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

    13.健全文化体育设施

    推进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均衡发展,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落实综合展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县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相关政策。增强全民建设服务设施供给,建成综合服务中心,规范运行游泳馆、梅杏剧院、全民健身中心。提升改造滨河南路多功能运动场,更新户外公共场所健身器材。提升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县文旅局、县住建局、县卫体局、县财政局〕

    14.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鼓励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困难群体生活补贴。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推动精神障碍残疾人康复服务。深入推进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完善《公租房配租管理办法》等制度,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优化公益性零工市场运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向乡镇延伸,构建县、乡(镇)、村(社区)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到2025年,初步建立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制度;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就业服务对县域群众全覆盖。〔县人社局、县卫体局、县残联、县医保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四)实施县城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15.塑造城乡特色风貌

    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制定《城市设计导则》,构建城镇景观轴线和视线通廊。加强城镇空间尺度管控,实施自然资源实时监控等项目,优化城镇建筑布局。打造蓝绿生态空间,科学规划布局绿环绿廊绿楔,实施张峰水库至嘉峰镇综合治理、县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形成城乡一体生态网络。完善县城公园体系,加强4座生态公园和城市绿道管理养护,实施县城环线道路绿化、小微绿地及口袋公园建设,建设级配合理、网状贯通的绿道系统。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对重要的生活性街道、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梳理各类小微空间,创新配套土地利用政策,植入休闲游乐、体育健身等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生活需求。到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到2027年,建成包容连通的城市绿道、蓝道网络。〔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事务中心〕

    16.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坚持保护第一,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前介入城乡建设工作机制,严格拆除管理。加快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保护规划,纳入国土规划“一张图”系统。做好历史建筑挂牌和测绘建档工作,建立涵盖各时期各类型保护对象的保护名录。活化利用各类遗产,采用微改造方式,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保护修缮。到2025年,公有产权建筑空置率不超10%。到2027年,基本完成法定保护规划编制。〔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局、县工信局、县民政局〕

    17.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动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融入周边城镇。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实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工程,大力发展城乡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推动公共交通、市政环卫等车辆电动化。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创建标准化工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到2025年,主要县乡道充电桩设施实现全覆盖;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到2027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4%。〔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县交通局、县能源局、县住建局、县能投公司〕

    18.提升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能力

    推行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实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璟盛生活垃圾全资源化项目投入运行,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完善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25年,全县行政村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四分法”。到2027年,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占比达到65%以上。〔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县发改局、县卫体局、县农业农村局〕

    19.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尾水生态化治理,提高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水平。实施县城排水防洪提升工程,对县城老旧污水管网进行更新修复。鼓励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再生水循环、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5%。到2027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

    20.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推进提高小城镇服务“三农”能力,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镇区功能品质大提升。学习践行“千万工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动垃圾污水治理,完善垃圾转运设施,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向自然村延伸覆盖。扎实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加强村庄特色风貌引导,落实“四办法一标准”,推动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到2025年,镇区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基本覆盖。到2027年,小城镇普遍建成服务“三农”区域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教育局、县卫体局、县文旅局、县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国网沁水供电公司〕

    (五)实施县城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工程

    21.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实施东部三镇一区规模化供水、农村供水保障、智慧化水利等项目,推进城乡供水管网更新和智慧化改造,推动中心镇供水管网向周边村延伸。实施城乡燃气一体化建设,整合管道燃气企业,加快瓶装液化石油气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清洁取暖成果,县城及城镇集中供热、供气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到2025年,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4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到2027年,县城供水普及率达100%,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县能源局、县住建局、县能投公司〕

    22.推动县城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依托乡镇公办中心园办好生源稳定的乡村幼儿园,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优化义务教育校长老师交流轮岗。落实晋城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帮扶机制。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村医待遇保障。〔县教育局、县卫体局〕

    23.推进城乡文旅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主多支”路网体系,形成串联县乡道路、景区道路的环形旅游通道。构建系统完善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体系,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地域文化标识,构筑历史文化特色标识体系。精心打造沁河生态经济带,推进三河口湿地公园建设,建设树理小镇,打造尉迟、湘峪两个康养融合发展极。〔县文旅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

    (六)实施县城内生动力提升工程

    24.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探索实施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落户地以家庭户为主、集体户为辅,保障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提升新市民归属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对吸纳搬迁人口落户多的给予财政支持。〔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25.建立多元可持续投融资机制

    健全投融资机制。积极谋划储备城镇化建设项目,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争取力度,力争更多优质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支持范围。建立常态化政银企沟通交流机制,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推广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县城开发建设运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住建局〕

    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引进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合作等方式,增加县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和现金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到2025年,县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实力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与市平台公司联动发展。〔县财政局、县工信局〕

    26.建立集约高效用地机制

    推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健全“人地挂钩”“增违挂钩”“增存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机制。深化拓展“标准地”改革,提高“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比例。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27.建立人才和科技成果下乡激励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人才引进和培育制度,引导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倾斜。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用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能源局、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28.健全城乡治理机制

    完善城市维护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制度。加强城市维护资金的统筹安排,健全城市维护标准定额。以城市维护精细化项目为基础,探索实施综合养护和管理。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县城维护的政策扶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运行,探索编制实施县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专项规划。合理确定管护运行机制,支持开展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一体化建设试点。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拓展“网格+N”服务功能,建成覆盖城乡的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深化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探索下放行政执法职权。〔县委政法委、县委编办、县住建局、县审批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水务局、县司法局〕

    以上任务均需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单独列出;所列县级各部门依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县级部门和各个乡镇共同参与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县住建局牵头,县级部门围绕本领域重点工作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体制创新方面大力支持。各个乡镇承担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规划引领。建立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根据城市更新需求,探索不同层级、深度的专项、详细规划编制管控方法,构建部门规划协同落地机制,指导县城转变开发建设方式,规范引导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保障乡村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建设需求。

    (三)强化项目支撑。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谋划储备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基础骨干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强化“人地钱”等要素供给,持续推动县城建设。

    (四)强化评价奖励。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指导服务,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奖补,在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上给予倾斜。加强财政资金激励,给予试点工作专项债券支持。

    附件:基础骨干项目清单

附件:沁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沁政办发〔2024〕10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