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电价机制是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进有助于完善电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能够为发电企业提供稳定的容量补偿,从而保障发电机组的可靠运行,确保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持续提升电力保供能力。
就县级层面来说,推进容量电价机制存在以下瓶颈:
一、认识不到位。县级相关部门及人员对容量电价机制的了解有限,对其原理、实施意义和具体操作流程等认知不足,影响了机制的有效推进。
二、专业人才短缺。缺乏熟悉电力市场、成本核算、价格机制等多领域知识的专业人员,难以准确理解和执行容量电价机制。
三、数据获取困难。目前来说,准确、完整的电力数据掌握在省一级,县级获取这些数据较为困难,如煤电机组的固定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数据,可能因数据来源分散、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导致容量电价核算不准确。
四、市场机制不完善。实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后,县级电力市场交易活跃度低,市场主体少,竞争不充分,容量电价机制难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监管难度大。县级监管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监管人员和技术手段,难以对容量电价机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为有效推进容量电价机制落实落地,县级层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容量电价机制在县级的宣传力度。组织面向县级政府相关部门、电力企业、用电大户等的专业培训。详细讲解容量电价机制的原理、构成要素、计算方法等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阐释其对电力市场、企业经营及用户用电成本的影响,以增强各方对该机制的理解和把握。
二、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充实县级电力管理队伍,也可借助外部专家力量,为容量电价机制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三、建立数据共享。建立省级电力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容量电价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制定适合县级的容量电价成本核算标准和方法,明确核算流程和责任主体,提高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加快培育市场机制。培育和壮大县级电力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活跃度和竞争力,为容量电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加强县级监管能力建设,充实监管力量,配备专业监管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