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通衢畅八方
——沁水县道路交通工作亮点回眸
路惠民生,万事畅达。五年,弹指一挥间,沁水交通在“两河一山”的怀抱里,织出气势恢宏的条条“彩带”。
这是一个立体之梦。在千山万壑间完成创举,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投资14.2亿元实施公路项目13个1283公里,从平原到山川,从城市到乡村,一道道彩虹横空出世;
这是一个超越之梦。“太行一号”风景道贯通,全省“太行一号、黄河一号、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首批建成路段启用现场会在沁圆满举办,楼阳生书记亲临现场讲话;
这是一个奇异之梦。投资3434万元,完成“五位一体”县域公交一体化改造,1元乘坐公交的实惠、10分钟城际快车道、30分钟城乡交通圈,统统都拉近了时空观念;
这是一个变革之梦。340公里的“四好农村路”,涉及全县14个乡镇86个建制村68条农村公路,有力带动了沿线865个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串起了生态经济走廊。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从城市路网到街镇干线、再到农村公路,“路”已经成为助推沁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
路网渐完善:变“千里”为“咫尺”
山高、沟多、线长,恶劣的环境也阻挡不了沁水交通人的热情。大手笔谋划,大气力推进,依据县域地理实情,克服不利条件限制,全力布局交通网络,路在沁水大地延伸。
五年来,以改善农村交通服务水平为立足点,沁水投资14.2亿元,实施公路项目13个1283公里。沁樊一级公路杨河桥至里必段双向四车道,场面阔气颜值高;新改造的北固线县界至海则段公路全长20多公里,惠及沿线近2万名群众;乡道张下线张村过村段道路改造长1.3公里,使定中线至郝家山通行时间由15分钟缩短至5分钟;全长15公里余的唐固线沁水段公路改造,畅达的不仅是道路,还有民心。
“长期驻扎项目部”“节假日轮岗督战”“负责人现场办公”,“3+1”工作机制“五位一体”监督机制开启了“建路加速度”。一个项目,成立一个工程管理机构,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一个责任股室、一个驻地业主代表组,搭建起高效的工作平台;公路建设工程业主监督全覆盖、监理单位过程监督、上级业务部门行业监督、试验检测科学监督、审计部门跟踪监督,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安全关”!有序推进村通公路完善提质工程、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撤并建制村通道路硬化工程等,公路等级大幅提升、公路路网更加密集、城乡景区彼此链接,书写了沁水的“交通奇迹”。
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74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76.4公里,省道3条122.5公里,县道11条271.9公里,乡道56条567.1公里,村道437条706.7公里。并且,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建制村至少有一条宽5.5米的村通公路目标,老百姓拍手称道!“以前,从上梁到固县,只有一条不足3米的土路,车辆通行非常困难,农产品也运不出来,现在7米多宽的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原来到乡里1个小时,现在只需15分钟!”上梁村党支部书记田国庆说道。
管护更精细:变“道路”为“景观”
巡查路面、修补坑槽、铣刨路损,护路工人张社奎每天8小时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与16名工人负责迎白旅游路35公里公路的日常养护,每周要到县道和重要乡道巡查。
围绕“畅、洁、绿、美”四字方针,近年来,沁水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原则,通过分段负责方式,不断加强交通规范管理,投资4600元排查整治县乡公路安全隐患120余处,清理塌方25万方,治理沉陷35万平米,维修桥面伸缩缝2处,安装波形护栏320公里,安装隧道反光轮廓标290个,清理公路两侧杂物1000余公里,栽植绿化景观树35公里,道路变得安全又舒适,成为怡人的风景线!
狠抓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不手软!结合春运、“五一、国庆”黄金周出行等特殊时段,依托联合开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道路运输平安年创建活动”和“六打六治”主题活动等,运用GPS平台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时监管,严查整治酒驾和无证“黑车”违法运营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专业救援能力,面对雪雾和冰冻天气提前做好处置预案等,全力护航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路政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精,不容任何疏漏!2016年来,累计排查共发现查处公路各种违法行为69起,依法收取路产赔(补)偿费95万余元,下发交通违法通知书47份、强制拆除告诫书21份,清理乱搭乱建建筑约1200余平米,查处乱停乱放车辆260余辆,排查清理非公路标志320余处,加大处置非法车辆超限和非法占用公路用地行为,多措并举,切实改善了路域环境,打通了生命救援通道。
修路更要护路!“两条腿”走路又快又稳。目前,全县县公路好路率达到83.3%,乡公路好路率达到82.4%,“路面完好、路缘清晰、路域洁美”的县域公路体系趋于成熟。
服务再提升:变“粗放”为“精细”
硬件提升了,软件也不能落后!沁水又不断探索创新交通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县域交通建设水平向纵深发展。
相继完成县城公交首站及道路运输指挥中心业务楼建设、县城公交末站建设工程、县汽车运输公司迁建和幸运驾校续建工程等,开通城际2条、城市4条、城乡25条,镇村63条共94条线路,194台公交车,布设610个站点,公交站点布局更加优化,公交线路更加便捷合理。
村通客车按照“三步走”战略推动实施。2017年,新建农村客运候车亭20个,基本实现预约乘坐村通客车目标;2018年,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54条,线路涵盖12个乡镇77个未通客车的建制村,在全市率先实现“沁水县农村客运全覆盖运营”;截至2019年,累计投资3434万完成公交企业整合,投入新能源公交车70辆,“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五级公交体系正式启动,率先在全市实现县域公交一体化目标。目前,全县公交线路共94条,各类车辆共计194台,绿色交通工具提升了城市品质。
“我们还要考虑后续运营问题,对16台农村客运车辆发放偏远乡村线路财政补贴70万元,累计共为公交、出租、客运车辆发放油补、电补共342.52万元,有效解决了开不通、留不住和通返的问题。”沁水交通局局长宋国忠说道。
以实干笃定前行。服务日臻于完善!
盛夏六月,爱心如约。高考时分,沁水照例推出学生专用车助考!所有考生持“准考证”便可免费乘坐所有线路的公交车,沁水中学、沁水二中等考点全部畅通绿色通道。
每年春运时分,沁水交通人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保障运输安全,优化调配80辆客车、194台公交车、70台出租车,完成旅客运输30余万人次,有效纾解了春运难题。
“感觉服务越来越精细了,现在村到村、村到镇、镇到县都有了‘一元公交’。我还可以关注公众号网上预约买票呢,很便捷!”家住中村镇宋庄村的王女士开心地说。
效益已彰显:变“贫瘠”为“丰饶”
长路当歌铸辉煌!路网动脉在延伸,从经济布局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等,无不关系交通。
在沁水蜿蜒的公路间,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全长133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风景道。坚持“主体、慢行、服务、景观、信息”五大系统同步实施,打造了“城景通、景景通”全域旅游一张网格局,串联起了沁水的文物古建与秀美山川。土沃乡的柳氏民居、南阳抗大、沃泉小镇、杏则徒步文旅小镇和交口户外拓展基地等旅游景点连成片,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迈入新境界,群众增收门路也越发宽广。后马元村的王林社经营起了西游客栈农家乐、西文兴村的源源宫灯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就业,交口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舜帝庙正在加紧保护开发。尤其南阳,2019年底,昔日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91人,人均收入跃升至9000余元。10月24日,央视财经频道“走村脱贫看南阳”还进行了直播。
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近年,沁水总投资43480万余元,共实施27个交通扶贫项目,包括孔必至土门上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北落村常店至北落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20条共103.2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
“路通了,村民思想就通了,年轻人看到希望又回来了。下沃泉亲子乐园运营以来,共吸纳30余名劳动力,年收入能增加到100余万元。”下沃泉党支部书记刘李斌说。
公路通,百业兴。如今,昔日28个省级贫困村已全部通客车,340公里“四好农村路”带动沿线865个合作社蓬勃发展,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打通了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沿线各乡镇养殖、种植、光伏、养蜂等风生水起,切实为产业脱贫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运输更便捷、康养休闲游更热闹,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全域旅游如火如荼,便捷的交通还拉大城市框架,吸引众多优秀企业来沁投资。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荣誉桂冠接踵而至!
沁水成功举办“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首批建成路段启用现场推进会,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县交通运输局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短短五年,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对于沁水交通事业发展来说可谓是沧桑巨变,“崎岖山路变坦途”,一条条扶贫路、旅游路、产业路、振兴路遍布城乡,成为发展助推器!
当时空的摆钟慢慢开启“十四五”,沁水综合交通建设的脚步也将永不停歇,继续以“铁、公、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为沁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交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