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沁水二中

发布日期: 2024-11-13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沁水二中发展规划草案

第一章学校概况

沁水县第二中学校创办于2011年9月,是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2021年9月开设初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位于沁水县龙港镇东石堂村教育园区中央,校园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名,教职工10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学历85人,高级职称18人。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书写了晋城市三类高中一流质量的“低进优出”新篇章,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全面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获得沁水县“先进单位”,晋城市园林校园,晋城市文明校园等荣誉。

教学设施先进。有标准配套的理化生实验室;有图书、报刊齐全的阅览室;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录播课专用教室和多功能报告厅;有专业化的历史、地理专用教室和舞蹈排列厅;有全县最好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有集餐饮、超市、洗浴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德育工作出色。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一切工作之首,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不断营造和优化育人氛围。经过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德行沁水”先进集体。

教学成绩突出。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紧密团结、奋发向上、立足实际、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截至目前,学校毕业生合格率达98%以上,高考成绩在晋城市第三批普通高中招生学校中遥遥领先,2016年我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振奋了全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信心,也为学校实现更高水平的办学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狠抓工作落实,提升育人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立足学校发展实际,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服务保障,努力实现“创建晋城市高中低进优出示范校”的学校发展愿景。

第三章工作目标与措施

一、党建工作

1.把牢办学方向 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坚持政治引领。积极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三重一大”决策内容、程序和要求,建立班子成员沟通协调运行机制,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能力,确保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全过程;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全体教职工政治站位。三是坚持组织引领。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规范发展党员等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全面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领导权,严守意识形态“六大阵地”,履行好“四种责任”,进行网格化管理,加强主流舆论宣传,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入耳入脑入心。

3.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知敬畏、守底线;从上至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全面营造崇廉尚德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二、学校管理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梳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提升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提升行政队伍的领导力、执行力。压细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过程管理,严格督导、奖惩,使学校管理真正做实、落细、增效。对行政运行、日常管理、年级与级部工作进行全面督导,保证行政高效运行,保障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一步激发行政人员提质增效的内驱力,持续增强执行力。

2.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教代会议事、评议能力。实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全体行政年度述职制度,形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干部工作作风。   

三、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2.改善教师结构比例。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学历合格率达100%,研究生学历达20%以上,教师高级职称达30%以上,中级职称达60%以上。

3.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培养,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参加教科研活动,增加青年教师公开课的频率和次数,强化“老带新”的教师培养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品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4.以教育科研锻造科研型教师。依托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以课题为抓手,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求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人人有课题,形成个个搞教研、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学术氛围。

5.不断加强校本研训。通过岗位培训、校本研修、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向培养教师,有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校内的骨干教师要为其他教师上观摩课,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外出听课和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做到敢于争先,有奖必拿。每年聘请2—3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开设讲座。

6.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以名师标准培养中青年教师,使30%的中青年教师成为名师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四、德育工作       

1.德育组织网络化。在五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学校为主渠道,家庭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的育人氛围。

2.德育内容体系化。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努力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年级德育目标、内容、途径体系。  

3.德育工作全员化。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县、市级以上的优秀班主任5名,校级骨干班主任占一半以上的目标;逐年增加持证上岗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人数。

4.德育制度科学化。完善学生管理和德育评价机制,做到管理思路清晰,管理方法科学,管理目标人性化,德育科研规范化。

五、教学工作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定期对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开展教学常规评比活动,树立教学常规先进典型,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

2.加强对每周教研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充分重视每周的“教研活动日”,集体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成果,领导带头行,教师齐发力。此外,还要注重提高备课组长的教研责任和参与度,要不定时组织研讨教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教改的方向,探索适合我校学情的教研教改模式。

3.加强对组内听评课、公开课、示范课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推选骨干教师在学校公开示范。要充分利用智慧黑板,慧教汇学APP,微课,微视频等增大课堂信息量,增加课堂趣味性,丰满学科建设,打造高效课堂。

4.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关注每位学生,培优、看头、扩中、拖尾,扩中增量,培优提质,以中带差,以中促优。召开班主任例会,力争加强班级管理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发挥德育备考力量;组织科任教师开展针对班级学情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包班会,全体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一起,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力争本科上线率位于全市同类高中前列,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升学机会。

六、服务保障

1.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争取尽早完成校园整体规划升级改造,达到省定标准化水平。

2.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学校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完善学校后勤团队的人员数量质量,提高后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完善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设备配置,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高度重视,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夯实安全责任,提升工作标准,形成校园安全全员参与、全员有责的良好局面。联防联控,依靠社会力量,做好校园安全联防联控工作。定期进行校园隐患排查,确保风险防控到位。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安全讲座,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杜绝校园欺凌,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全员参与,凝聚合力

学校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工作职责、借鉴已有发展经验和学校未来几年发展愿景,提出各自修改意见;征求学生家长代表意见和建议,广泛吸收有价值的修订意见。规划的形成须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修改并逐步完善,并提请教代会审议并进行表决;制定教职工个人生涯规划,以办学目标为引领,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共同追求。

二、落实责任,保证实施

学校各科室、年级、班级应根据规划按年度分解任务,明确措施,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每一年度对规划具体目标的小结,在对规划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后,制定后续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加强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对学校工作的评价,重视教师反馈信息的研究、处理,积极发挥教师在规划落实过程中的作用。

三、科学评价,确保成效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过程性监控,对每个科室、年级每个学期的每周工作进行适时调控和评价,从而使目标的监控内容更具体,评价更有可操作性。适时邀请专家对发展规划进行过程性指导和评估。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使广大教职工参与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全过程。

我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同心,以坚定的信念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实现学校的宏伟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