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林业局

绿色发展攀新高 共谱沁水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4-01-18 发布机构: 县林业局


秋去冬来,沁河两岸,绿色如烟。

这里是沁水,生态环境不断完善持续向好;这里是沁水,生态资源开发有序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这里是沁水,生态安全体系构建幸福之城尽显魅力……

这是一座绿色之城,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出“水在城中、城在园中、道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新格局,打响“千年古县 如画沁水”金字招牌,被喻为“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

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发展优势和城市品牌。

沁水,紧扣“提质增绿”建设原则,森林城市格局在这里逐渐凸显

走过近四年的绿色发展之路,“沁水之绿”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自2019年沁水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以来,全县上下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打造“山水灵秀古县,林城相融沁水”为愿景,全面实施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管理五大体系建设工程,实现了荒山造林建样板、道路绿化建景点、村庄绿化建园林、城市周边建公园,为沁水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任务,投资约9000余万元,完成20条364公里县乡通道绿化、彩化提升、80个村庄绿化建设以及3.2万余亩荒山造林。林木覆盖率达到60.7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02%,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76%……“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在群众身边变成现实。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提升,不仅形成了“城区绿带飘城外绿圈绕”的绿意浓浓新沁水,更加形成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

沁水,加快“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国家草原公园在这里初见规模

一路探寻,沁水从前期工作的准备到行动的落地,跨越了一条条沟壑。2020年8月,沁水示范牧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9个试点建设单位之一,从申报到规划再到建设,在项目推进的道路上,沁水边实践、边完善、边总结,成功走出绿色发展新道路。

公园规划总面积1000.71公顷,按权属划分:示范牧场面积540.4公顷,占总面积54%、郑庄镇杨家河村集体面积370.3公顷,占总面积37%、中条国有林局段峪河林场面积90.01公顷,占总面积9%。公园设置综合服务区、可持续利用区和生态保育区三大功能分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修复工程、宣传展示工程、科研监测工程等,涵盖草原科普馆、轮牧示范园、滑草场、草原文化体验园等业态。目前投资近2.07亿元配套完成了沁水示范牧场循环旅游公路的修建,并实施了道路沿线景观绿化工程,完成1.6万亩草原修复治理和草原公园轮牧、科普宣传及防护围栏、管护步道栏建设,为草原公园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沁水,展现“康养产业”品牌特色,森林康养基地在这里百花齐放

沁水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秀的绿色森林资源中更是有诸多的风景秀美之区:素有“山西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历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性温带喀斯特地貌的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等。

借力优美自然景观,致力发展域内森林康养产业,至“十四五”期间以来,沁水县森林康养基地(人家)可谓是百花齐放,在北温带地区着力做到“绿色常在,健康常伴,青春永驻”,现有国家级生态文化村3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森林康养人家7个,省级森林康养乡村9个。迷人的夜色使人放松惬意,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更是养生调理之胜地,山川秀美、鸟语花香,这样的沁水、这样的森林康养基地你爱了么?

沁水,推动“防污治污”治理有效,青山蓝天碧水在这里增景添色

锚定“生态立县”发展定位,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方针,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沁水的青山绿水间,人民群众更加贴近自然、乐享生态成果。

2023年度,实现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9,六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率高达85.1%,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五;全县2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处国家、省、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问鼎全市第一;全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工业固废年均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趋于低风险,安全利用率100%。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绿色已成为沁水最厚重的底色、最亮丽的品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2022年中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等近20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沁水之绿”,沁水人的孜孜追求。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沁水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坚持着、创新着,绿色基因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昔日绿色星火已成燎原之势,引导沁水踏上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