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设立一个中心,划分五个区域 采取“三条”措施,保障“三项”机制 强力打造我县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发布日期: 2021-11-16 发布机构: 工作部门

沁水县有十二个乡镇,总面积2676平方公里,总人口20余万,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土地肥沃,沟壑纵横,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储备量较大的县,下辖12个乡镇208个行政村。截止去年底,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余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亿元。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围绕全县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网格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素质培训、落实经费保障,积极开展调解“七进”、服务“三零”,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访民情、办实事、促和谐展开工作,实现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构筑了“第一道”防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县布局,设立了一个中心、划分了五个区域调委会,打通了方便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以全县布局,以城设点,以片设区特点为原则,以快捷利民、便民为要求,全县在县城、十二个乡镇设立了一个中心五个区域调委会。一个中心:即设立了以县城人员密集区域为中心,设立了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五个区域调委会即全县十二个乡镇的产业为侧重。根据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等特点,分片区设立了五个区域调委会。以中村旅游为重点,覆盖张村、中村、土沃三个乡镇设立了中村区域调委会;以端氏全县商贸集镇为重点,覆盖郑庄、胡底两个乡镇,设立了端氏区域调委会;以嘉峰工业为重点,覆盖郑村,嘉峰两个乡镇,设立了嘉峰区域调委会;以农业产业为重点,覆盖柿庄、十里、固县三个乡镇,设立了固县区域调委会。以县城人员密集为重点,覆盖龙港周边乡镇,设立了龙港区域调委会。一个中心,五个调委会的设立,让调解员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方便、快捷、便民、利民。打通了方便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采取四条措施,夯实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坚实基础。

我们重要从以下四方面工作抓起

1)加强队伍建设,壮大调解力量。

搞好人民调解工作,没有一支坚强有力的调解队伍作支撑,很难让工作有声有色。对此,我们在选强配优调解队伍方面下功夫。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办法。第一,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聘用优质人民调解员。我们在公检法司等政法单位岗位寻找退下来的具有法律素养的公职人员,从乡(镇)村两级寻找具有农村实践经验且群众基础深厚的乡镇和农村两委干部,热心热爱调解工作,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德高望重,群众认可拥护,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通过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方式,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决定聘用为专职调解员。第二,发挥专业队伍优势参与人民调解。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长、一村一法律顾问这支队伍的作用,积极指导自觉参与化解人民调解工作中。第三,动用社会力量吸纳志愿服务队伍壮大人民调解。我们“爱管闲事”的“和事佬”、“乡贤员”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务志愿工作者,吸纳发展充实扩大调解队伍。目前,县乡村的调解队伍已经发展到1000多人,基本上实现了每十户就有一个调解员。

2)健全网络机构,覆盖城乡村落。

搞好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健全网络机构,覆盖城乡村落。由政法委牵头、各单位各乡镇配合,科学划分,统筹布局,全县搭建起全覆盖、无盲区严密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县里组建了一个中心(县矛盾调解中心),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环保、交警、人社、市场监管、商会、卫计、住建、教育、妇会),乡镇成立了12个调委会,五个区域调委会(龙港、端氏、嘉峰、中村、固县),村里成立了251个调委会,自发成立了3个个人品牌调解室(树理广场调解室、吉双善个人调解室和唐玉明红十字会个人调解室)。目前全县实现了以“中心”为引领,以区域为重点,以乡村为前沿,以行业性专业性为补充,以个人品牌调解室为联盟的强大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3)建立联动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搞好多元解纷工作,没有一种良好的工作机制作支撑,很难推动工作进展。为此,我们采用了五种联动工作机制,四项补贴机制,强力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多元解纷。一是实行诉调对接。由县政法委牵头制定和出台了诉调对接机制,对调解成功符合司法确认的案件及时申请司法确认。目前,已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例多达25件。二是实行了公调对接。通过协调,我们在全县各派出所设置了驻所调解室,把问题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民转刑、刑转命事件发生。三是实行了访调对接通过协调,我们在信访部门成立了访调对接调解室。基本做到了有访必接,有接必调,能调尽调,推动部分上访案件的化解。四是实行援调对接。对调解不成符合法律援助的案件进行法律援助。同时,实行每周二律师在乡镇公共法律平台值班,每月在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值班,让村居顾问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中。五是实行三调联动“网上办”。由公安掌上派出所、法院人民调解平台和司法智慧调解系统“三调联动”,让纠纷从“线下跑”到“网上办”协同作战,内生动力大大激活。六是实行了“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和“调解员生活补贴”的“三补贴”机制。第一,以案定补”就是对调解成功并形成卷宗的案件进行补贴,每件补贴200元;第二,“以奖代补”就是从所有调解成功的案卷中选出精品优秀案卷进行奖励,每件奖励500元。同时对涉案金额大、涉及人数多,涉案时间长,领导批办转交的复杂疑难案件每件奖励1000元。在精品案卷中精选为优秀案卷报送市局,被市局选中的每件奖励2000元。第三,“工作补助”就是每个专职调解员每人每月工作岗位补贴发放800元。通过以上方式,有效地激活了内生动力,为“三零”创建、经济发展构筑了坚实的防护墙。

4)拓宽渠道抓培训,提升调解本领。

搞好多元解纷工作,必须提高调解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工作。为此,我们主要拓宽以下四种渠道进行培训:一是“编”、“演”、“录”、“讲”进行培训。“”即编写《调解室的故事》、《“枫桥经验”在沁水》案例书;“演”即自编自演了《山乡司法情》、《调解室的故事》、《谁不说咱司法好》等普法短剧;“录”即录制普法微电影《为了51个农民兄弟》;“讲即普法小视频《小刚讲故事》等多种形式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厂矿进行宣传。二是外出内请进行培训。“外出”即选派调解员到重庆、贵州等先进地区参观“取经”;“内请”即邀请太原、侯马、汾阳等全国知名的金牌调解员及专家学者来局进行培训。三是案件互评进行培训。对制作的调解案卷是否规范,证据链是否齐全等进行“集中评”、“交叉评”,相互比对,好在什么优势,差在哪些地方,学长处,找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互促作用。四是调解员等级评审进行培训,强化调解员等级评审。通过等级评定被评为省一级调解员1名,市二级调解员3名,县三级调解员14名,县四级调解员3名。对19名金牌调解员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历进行通报表彰,并采用“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五是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之契机,进行了警示教育、党史教育、英模教育、廉政教育、法律教育、人民调解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大的提高。

三、保障三项机制,确保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调解经费,强化工作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落实工作经费。每年县政府财政预算普法经费20万元,人民调解经费21万元,足额落实到位。二是落实工作补贴。落实每个乡镇2名专职调解员补贴经费33.6万元落实到位。三是落实办公场所。为调解员设立专门的工作场所,配备机具,通讯设备,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并提供便捷的工作用车等服务。确保了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三项工作,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

一是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三年来,全县共调处各类纠纷1356件,成功1351件,调解成功率为98%,协议履行率为98%,涉案金额2100余万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确保了一方平安。

二是案件办理质量大大提升。1)案件定性准确。调解案件所确定的结果涉及法条内容均有法可依,定性准确,件件无失误。(2)打造“有矛盾找调解不收费”的硬核标牌,我们有底气,敢亮“剑”。对涉及财产、婚姻、合同、讨薪、企业复工复产等本地区各类民事纠纷及各类复杂疑难案件进行咨询、解答、调解,做到了件件有回音,案案有着落,受到好评。(3)调解员能力大大提升。人人“独挡一面”,调案都是能够做到法、情、理相结合,以案释法、以案讲法都是行家里手。

三是公众的认可度、群众赞誉度大大增强。2017年、2019年县矛盾调解中心先后两次受到司法部表彰;2020年5月省调解协会领导调研我县调解工作,给予了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高度赞扬;侯马、汾阳阳城等兄弟县区多次来我局进行参观交流,外省市及本县的的群众为调解员辛勤付出和热情感谢送来锦旗、牌匾。我们的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2019年度县司法被沁水县委评为突出奉献奖。

虽然我们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取得了一定微不足道的成绩,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