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统计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发展质量不断向好——沁水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1-08-10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紧紧围绕“三地三区五提升”总体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全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继续回升,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一)主要指标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延续一季度以来良好发展势头,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0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省水平(12.2%)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15.2%)2.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6.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5.9%)0.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20.4%)5.4个百分点,排全市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7.8%。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亿元,增长14.6%,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8.2%)3.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20.5%)5.9个百分点,排全市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1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亿元,增长32.7%,增速高于全省水平(30.3%)2.4个百分点,与全市水平(32.7%)持平,排全市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9.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亿元,增长26.7%,增速高于全省水平(16.8%)9.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19.2%)7.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两年平均下降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108元,同比增长9.5%,增速与全省水平(9.5%)、全市水平(9.5%)持平,排全市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5.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222元,同比增长17.2%,增速高于全省水平(15.4%)1.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16.3%)0.9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10.2%

(二)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1.企业运行质量提高。减税降费效应不断释放,为企业发展添能助力。一是从企业经营效益看,上半年,全县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9亿元,增长38.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0.7%,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二是亏损规模工业企业逐步减少,由一季度的22家减少到上半年的14家,企业亏损面为20.9%,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4.2个百分点。

2.重点产业发展较好。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因发展畜牧养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激发了各类资本投入农村的信心和动力,共完成投资额1.7亿元,同比增长21.2%;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额0.1亿元,同比增长4281.5%;煤层气行业完成投资额11.0亿元,增长46.5%。

3.财政收支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26.7%,增收2.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7.6%,增长22.0%,增收1.1亿元;非税收入完成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增长37.5%,增收1.0亿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来自煤炭行业收入完成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5%,增长40.1%,增收1.6亿元;煤层气行业收入完成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9%,下降6.0%,减收0.07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民生支出达1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同比增长2.3%。

4.金融存贷稳健运行。上半年,全县金融运行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实现了“双增长”。各项存款余额为165.34亿元,同比增长14.41%,较年初增加19.1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52亿元,非金融企业增加6.53亿元,广义政府存款增加3.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75亿元,同比增长11.22%,较年初增加6.73亿元,具体看:住户贷款增加1.6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04亿元。

(三)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1.三次产业协同拉动。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3.0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2.4:75.9:21.7,从对经济的拉动力来看,一产上拉全县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二产上拉全县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三产上拉全县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同拉动,为全县经济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以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我县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保持较好增势。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完成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

3.工业发展稳中有升。一是从三大门类看,上半年,全县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占全县比重为96.2%,贡献率为93.9;制造业增长3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8%。二是从主要产品产量看,上半年,全县原煤产量1918.3万吨,增长16.3%;洗煤1069.1万吨,增长27.1%;煤层气产量23.3亿立方米,增长8.0%;液化天然气33.1万吨,增长0.2%,首次实现正增长。三是从主要行业产值看,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07.5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煤炭行业完成135.7亿元,增长52.8%;煤层气行业完成41.4亿元,增长22.0%。四是从工业用电量看,全县67家规模工业企业上半年用电1247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9%。工业用电量的较快增长,主要来自于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煤层气开采及液化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三大行业的拉动,三大行业用电量占规上工业用电量的95.8%,分别增长9.1%、9.8%和33.6%。

4.投资形势整体向好。一是一产投资实现由负转正。上半年,全县47个一产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21.2%,比1-5月回升57.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二是煤层气投资拉动强劲。上半年,全县煤层气行业完成投资11.0亿元,增长46.5%,占全部投资的32.0%,对全县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9.9%,拉动全县投资增长11.7个百分点。三是大项目投资动力增强。上半年,全县5000万元以上项目61个,共完成投资30.0亿元,增长10.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7.3%,对全县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5.6%,拉动全县投资增长9.6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共完成投资27.6亿元,增长8.9%,对全县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1.7%,拉动全县投资增长9.0个百分点。四是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县基础设施类投资完成3.6亿元,增长65.3%,占全部投资的10.5%。五是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投资项目共10个,完成投资1.0亿元,增长75.8%。

5.消费市场发力提速。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32.7%,比上年同期加快42.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增长56.0%,比上年同期加快45.0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7亿元,增长3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亿元,增长30.5%。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2.5亿元,增长29.6%;零售业完成10.3亿元,增长31.2%;住宿业完成0.2亿元,增长69.6%;餐饮业完成2.3亿元,增长40.9%。按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2.8亿元,增长30.9%;餐饮收入2.5 亿元,增长42.9%。

6.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115元,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全市水平(11.5%)0.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7.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96,比上年同期的2.10缩小了0.14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县经济总体上保持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影响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

(一)规模工业增长乏力,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是支持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煤炭、煤层气两大主导行业存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稳等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价格波动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较大,若下半年价格涨幅减小将直接影响我县工业全年增长。另一方面是高质量发展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2.3%,同比下降1.5%,下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煤层气行业在价格回升的情况下依然表现低迷,增加值同比下降1.7%,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2%,占比逐渐缩小,较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二)投资项目支撑不足,缺乏有效后劲。上半年,全县新开工项目39个,只占全部在库项目的18.2%,比去年同期的64个减少25个,投资后劲明显不足。其中,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占新开工项目的30.8%;500-5000万元的项目26个,占新开工项目的66.7%;资质以上房地产项目1个,占新开工项目的2.5%。新开工项目多为500-5000万元项目,对全县投资增长的支撑明显不足。

(三)服务业占比低,拉动力有所减弱。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2.9%,占GDP的比重为21.7%,全市最低,低于全市水平(39.5%)17.8个百分点,低于最高的城区(67.0%)45.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的7.0个百分点减弱2.9个百分点。

(四)“四上企业个数少,占全市比重低。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占全市462家的14.5%;限额以上批零住企业52家,占全市710家的7.3%;规模以上服务业6家,占全市128家的4.7%;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6家,占全市182家的8.8%;房地产企业7家,占全市134家的5.2%。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两煤”产业核查,确保应报尽报。能源、工信、税务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山西省进一步规范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规定》,要重点关注在库企业不达产能的情况,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好企业核增产能工作。尤其要加大对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沁和能源等重点企业的督导,确保应报尽报,能报必报。同时,要加快推进玉溪煤矿和鹿台山煤矿的产洗分离进度,加快推进“小升规”企业的达规入统,为全县规上工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二)调动积极因素,夯实投资项目入库和储备力度。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测力度,切实解决项目开工中资金、用地、环评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前期审批进度,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入统。鼓励民间资本等积极因素,参与重大项目投资,着力健全协调促进机制,围绕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投资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金融服务等方面细化完善配套政策。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和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成果转化,进一步夯实入库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断积蓄后劲,提供动力支撑。

(三)关注三产基础指标,确保拉动力增强。发改、工信、交通、住建、人社、财政、人行等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基础指标内容、统计口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研判,精准调度,促进全县服务业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交通、工信、人社要关注本行业使用的错月基础指标,继续加大对负责行业1-8月份、1-11月份上报数据的监测力度,为前三季度和全年目标提供最大支撑。

(四)培育壮大“四上”企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工信、住建、交通、中小企业促进中心等相关部门四上企业培育和申报入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扎实开展规下、限下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确定为培育的四上企业,及时纳入监测平台。同时,要加强分析研判,建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促使四上企业的培育、持续发展工作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