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统计局

沁水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2-04-24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沁水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 公 报

沁 水 县 统 计 局

(2022年3月31日)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县委“三地三区五提升”总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效应对夏秋汛情影响,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全力以赴保增长,全县经济发展态势不断回升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短板领域韧性增强,民生福祉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3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79.5:16.4。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0.6%;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7.0%;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473元,按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6115美元。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67.7亿元,增长55.0%。其中,增值税8.1亿元,增长83.3%;企业所得税2.0亿元,增长15.3%;个人所得税0.2亿元,增长49.8%;资源税3.6亿元,增长4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4亿元,增长56.6%。其中,税收收入17.3亿元,增长5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5亿元,增长1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5.6%,教育支出增长7.9%,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0.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9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6.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3.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07.8%。

2021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为194762人,比上年末减少1727人,其中男性105106人,占54.0%,女性89656人,占46.0%,性别比为117.23。城镇人口96788人,占49.70%,比上年末提高0.8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97974人,占50.3%。出生人口1060人,出生率为5.39‰,死亡人口2259人,死亡率为11.50‰,自然增长率为-6.10‰。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38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431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

二、农  业

全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94548.7亩,增长2.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1475.5亩,和去年基本持平。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19260亩,增长1.1%;玉米播种面积253483.1亩,下降0.9%。粮食总产量111287吨,增长1.1%。其中,小麦产量4765.8吨,增长5.0%;玉米产量88395.1吨,增长7.0%。粮食亩产量326公斤,增长1.1%。年末全县设施农业大棚1998个,同比增加79个,增长4.1%。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776.7亩,下降17.8%,产量9213吨,下降12.5%;食用菌产量4112.9吨,增长113.2%。

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59头,下降5.4%。猪存栏96263头,增长89.7%;牛存栏3438头,增长28.8%;羊存栏132743只,增长3.9%;家禽存栏3300155只,增长28.8%;羊群饲养量227698只,增长24.9%;肉类总产量27161.8吨,增长32.5%;禽蛋产量4474.9吨,增长38.1%;蚕茧产量203.1吨,下降2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2636千瓦,增长1.9%。机械耕地面积21115公顷,增长2.2%;机械播种面积16965公顷,增长3.7%;机械收获面积13348公顷,增长2.8%。全县农机服务收入4980万元,增长1.0%。

全年共完成义务植树80万株、荒山造林22714亩、封山育林1500亩、草原生态修复6000亩、草原改良6000亩、草原病虫害防治5万亩、省级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5000亩、市级改善人居环境村庄绿化5个、生态园林村建设30个、通道绿化60.9公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3万亩,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7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煤炭行业增长19.6%;煤层气行业增长2.7%。共完成总产值514.2亿元,增长59.5%;实现利税165.4亿元,增长72.6%;其中,煤炭行业总产值350.3亿元,增长81.6%;实现利税124.4亿元,增长75.4%;煤层气行业总产值118.9亿元,增长33.6%;实现利税39.1亿元,增长86.5%;共完成销售产值502.6亿元,增长57.2%;实现营业收入569.1亿元,增长9.9%;利润总额106.1亿元,增长68.8%;税金总额59.2亿元,增长79.7%。

全年全县原煤产量3882.7万吨,增长7.7%;洗煤1980.5万吨,增长2.2%;煤层气利用量47.0亿立方,增长3.8%;煤层气液化量74.0万吨,增长6.6%;发电量192498.3万千瓦时,增长18.0%;焦炭17.9万吨,下降10.3%;生铁0.5万吨,下降7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下降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1.6万吨标准煤,下降0.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726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3.0%;规上工业企业工业用电量259840.8万千瓦时,增长7.7%。

全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7.7亿元,增长35.8%;营业收入235.5亿元,增长30.4%;利润总额58.0亿元,增长64.2%;上缴税金21.8亿元,增长45.5%。其中,民营工业总产值196.9亿元,增长49.9%;民营工业增加值95.2亿元,增长44.5%。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9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9亿元,增长27.6%。其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分别完成2.97亿元、0.04亿元和0.08亿元。签订合同额5.72亿元,增长27.6%,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79亿元,下降7.3%。建筑施工面积达到5.39万平方米,下降8.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完成0.94万平方米,下降37.3%,房屋竣工价值完成1.55亿元,下降3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5亿元,增长1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8.4亿元,增长3.3%。民间投资14.6亿元,增长12.2%。产业类投资完成70.0亿元,增长11.0%。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7亿元,增长21.3%;第二产业投资66.0亿元,增长10.7%,全部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15.8亿元,增长12.1%。

全年全县在库项目27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0个,计划总投资512.5亿元,完成投资77.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0.2%。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176220万元。完成投资19331万元,同比下降10.3%。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17100万元,下降14.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18万元,增长61.4%;其它投资1613万元,增长27.8%。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0671平方米,下降24.0%。

五、市场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亿元,增长16.6%。其中,城镇消费24.3亿元,增长16.6%;乡村消费6.9亿元,增长16.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2亿元,增长14.7%;零售业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8.0%;住宿业零售额0.5亿元,增长20.0%;餐饮业零售额4.8亿元,增长12.6%。

全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3624.7万元,增长37.3%;实现网络销售额855.9万元,下降3.7%

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和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分别实现零售额3394.7万元、5481.0万元、5743.1万元、5840.3万元和1049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7%、67.6%、62.3%、34.7%和20.8%;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48.8万元、56.9万元和334.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9.7%、43.5%和9.2%。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完成营业收入2.6亿元,增长3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0.76亿元,下降1.3%。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004户,日均分别新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3.1户、2.4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 15946户。

全年先后参加晋城市重点产业项目长三角(杭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2021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招商推介活动、第六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恳谈交流会、第十二届中博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其中,12月23日在太原举办第三届“邀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新创业暨“乡‘沁’相约·商赢四方”招商引资活动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2个,涵盖煤层气、新材料、大数据、能源开发、文旅康养、种养殖等多个领域,投资额达112亿元。全年全县签约项目81个,计划总投资423.6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80个,当年开工率98.8%;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5.2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通讯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4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3公里;共有载货汽车818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载重量12486.2吨位;共有公路干线3条120.8公里,公路支线338条1346.4公里,桥梁118座4399.3米;全年公路养护里程1544.5公里。

年末全县邮政局(所)20处,邮政路线43条,邮政单程总长度1279公里。全年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62万元,比上年增加578万元,增长34.3%;其中,国内函件19万件,特快专递28万件,订销报纸333万份,订销杂志142万份。

年末全县共有通讯基站数2020座,其中,新联通公司501座,移动公司1258座,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61座。移动电话客户206465 户,比上年减少4420户,下降2.1%;其中,5G客户60113户;4G客户161420户,比上年减少8876户,下降5.2%;互联网客户79960户,比上年增加4843户,增长6.4%。全年共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3816万元,比上年减少221.5万元,下降1.6%。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66.6亿元,较年初增加20.4亿元,增长13.9%;其中,年末住户存款余额达114.9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13.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0.9亿元,较年初增长15.9亿元,增长35.3%。

全年保险行业实现业务总收入11859.1万元,增长11.5%。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3502.1万元,增长30.2%;人身保险业务收入8357万元,增长5.2%。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09.6万元,增长25.5%。其中,财产险赔款1160.6万元,增长5.3%;人身险赔款及给付849万元,增长70.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0所,其中:幼儿园29所,小学36所,初中10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9718人,其中幼儿园4635人,小学7197人,初中4178人,高中3174人,职中463人和特殊教育71人。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数2915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数2074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11375人。随着全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布局更加优化、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教育保障更加有力,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21年中考、高考成绩位于全市同类县前列。

年末全县拥有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3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召集18家科技型企业召开了科技创新研讨会议,对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多的6家企业拨付奖励资金110万元,对新认定的4家高新技术企业拨付奖励资金40万元,为4家企业下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推广应用奖励资金18万元。积极开展项目征集工作,共征集市级研发项目2项(县医院放射式冲击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畜间布病净化)、市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项目1项(年产3000吨精丝纤维);围绕省“三区人才科技计划”项目,邀请省农大专家陈晋明等12名专家就全县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进行了专题调研座谈。

九、文旅、卫体和广播电视

年末全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史博物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梅杏剧院1个,游泳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县级剧团1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全县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1支,业余文艺演出团体4家;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19项,县级55项;全年开展群众文化惠民工程7600场,惠及10余万人次;编创沁水鼓儿词舞蹈《再唱谷子好》、歌曲《永远跟着你》、快板《百年征程又启航》;县文化馆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年末全县共有A级景区3个。其中,4A级景区3个。共有星级饭店1家。其中,三星级1家。首批四个重点康养村全部投入运营,下沃泉童年小镇和鹿台山国学康养小镇入围省特色小镇。启动“百里画廊”康养旅游季,配套多彩活动,树立了“康养沁水”形象。实施古堡活化利用和文明守望工程,动员全社会支持参与文物保护。联合相关部门,完成红色文化遗址的认定工作,盘活了文旅资源。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64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6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68人,每千人拥有病床4.4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5.46人。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100%。

全年成功举办2021沁水县“圣康杯”3V3篮球挑战赛;“野豹·金成工贸杯”全国中式台球争霸赛暨市运会台球项目选拔赛;开展武术、轮滑、跆拳道、毽子等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羽毛球、篮球、工间操、武术、健身气功等12项体育活动海选赛工作;组织实施晋城市第七届运动会“如画沁水 红色晋城”500团体操参演工作;承办市运会“篮球、跆拳道、毽球、游泳”四项比赛工作,获得晋城市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最佳赛区奖和特别贡献奖。

年末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个,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功率1千瓦,广播覆盖率为97.3%;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功率0.6千瓦,电视覆盖率达98.8%;全年制作播发《沁水新闻》256期;微信平台“沁水融媒”和“今日沁水”公众号共发布约2100篇文章,公众号“沁水融媒”关注人数突破30000+;树理云注册用户84900多个,日均活跃度1.2万,日均浏览量6千人次,网络直播板块累计浏览量4500万,累计关注人数50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发稿2.5条,在山西广播电视台发稿22条,在晋城电视台《晋城新闻联播》发稿275条,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十、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2元,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75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745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3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84元,增长12.6%。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0.0%和25.4%,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3和0.6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1251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0667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分别参保10881人、27711人和122659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征缴10350万元、38749万元和1568万元;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9857人,其中城镇职工33034人,城乡居民156823人;征缴保险基金14897万元,其中城镇职工10506万元,城乡居民4391万元;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分别参保21078人和32019人,保险金分别征缴1017万元和2090万元。全年全县共发放基本养老金48172.06万元,其中为机关事业单位发放待遇22226万元,为企业职工发放待遇19448.06万元,为城乡居民发放待遇6498万元。

年末全县城市低保对象145户182人、农村低保对象2393户2973人,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636.27万元。其中,城市低保金162.85万元,农村低保金1473.42万元。城市低保标准由2020年的630元/月提高至月66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20年的5280元/年提高至年5640元/年。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10.9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79.02万元,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62.87万元。全县共有养老机构7家,养老机构床位数617张,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共106个,占全县行政村(社区)总数的55.2 %。

十一、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聚焦“大县城品质生活样板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全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继续秉持“一城山水半城园”理念,优化“东进、西拓、南理、北抑、中提升”空间布局,推进南山新区、玉皇新区、中心片区、移民新区四大片区建设,集中实施五大类(公共服务、城市路网、基础建设、住房安居、产城融合)50个工程项目,开展“两下两进两拆四提升”、“三洗六见”、市容市貌整治等品质提升行动,打造成山水之城、如画之城、温馨之城、幸福之城。

全年全县城市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游泳馆和梅杏剧院投入使用,蜜蜂小镇提前建成,城隍庙商业街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南山城市道路二期和玉皇山外环路工程稳步推进;沁水东交通枢纽与新县委党校项目施工图及预算已完成,正在办理环评、土地等前期手续。 

全年实施柿园沟至蜜蜂小镇、站前路等市政道路线路入地,拆除大型户外广告3座,违规设置广告14处;政府、政务大厦2处智能化停车场投入使用;规范1170辆小黄车管理,规范3400个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共拆除违建1119处,拆除面积8.75万平方米。结合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小区住宅楼外立面提升;实施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13200方;补植行道树381棵,补植灌木12000余株,铺设地被植物11万余平方米;清理流动摊点163处,规范占道经营187处,查处店外经营175处,清除乱张乱贴3000余处,清除四堆十乱137处,完成294家饭店餐饮油烟治理。

全年通过商品房项目配建公租房方式建设122套公租房。其中:山水文苑小区45套,锦天金域府小区77套。全年完成10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根据灾后重建要求,完成401户受灾房屋重建修缮任务。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录入农村房屋45707户,县城房屋7507幢,完成安全鉴定及部分整治任务。

全年全县配备清扫清运人员2418名,配备垃圾收集车450余台,转运厢960个,垃圾桶25000个,建成31座垃圾压缩中转站,配置中转站压缩机42台,转运车14台,所有行政村实现垃圾转运全覆盖。同步,在全县49个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新配备垃圾中转车90台,配发分类垃圾桶、收集桶3.5万余个,推广生活垃圾“四分法”,确保生活垃圾正确“归位”。重点推进全县6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嘉峰镇、中村镇、郑庄镇3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端氏镇、郑村镇、柿庄镇3个乡镇已通过不同渠道落实了建设方案并开工建设;全年排查整改各类市政隐患310处,累计铺装人行道6200平方米,硬化道路7060平方米,路面补坑4500平方米;更换水蓖井盖50套,更换河道栏杆80处,清理疏通雨污井290处,维修雨污管网1300米,整治易涝点3处,边坡隐患3处,完成河道、排洪渠清淤15000余方,增设社区公益广告宣传栏80余处,维修路灯1134多盏,安装路灯226盏,元宵节亮化458处,县城亮灯率接近99%。县城80余家单位和500家商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共清洗各类围档护栏6000米,垃圾桶1400个,果皮箱240个,路灯1200盏,公交站牌70个,公益广告栏200处。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县有自然保护区1个(历山),自然保护区面积24800公顷;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太行洪谷),保护面积2032.39公顷。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向省外运输原煤182.3万吨,增长50.9%,外运原煤占原煤产量4.7%。

全年全县社会用电总量30.87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19亿千瓦小时,占社会用电量的0.61%;第二产业用电25.44亿千瓦小时,占社会用电量的82.40%,其中,工业用电25.28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2.73亿千瓦小时,占社会用电量的8.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0.74亿千瓦小时,占社会用电量的2.41%。

全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8天。其中,一级天数111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3.41,较上年下降3.9%。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3%。张峰水库出口、郑庄、尉迟三个地表水断面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9.5%。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2起,死亡6人(均为道路交通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

公报注释 :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年初相比。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固定资产投资中计划总投资为500万元-5000万元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统计方法为财务支出法,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统计方法为二选一(形象进度法或财务支出法)。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民营经济资料来自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重点项目建设资料来自县发展和改革局;招商引资资料来自县投资促进中心;就业、社会保障等资料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等资料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市场主体资料来自县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资料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相关资料来自县林业局;交通相关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电话用户、上网人数等通信数据分别来自县邮政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保险相关资料来自县财产保险公司和县人寿保险公司;金融相关数据来自县人行;教育相关数据、科技项目等资料来自县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旅游等资料来自县文化旅游局;广播电视等资料来自县融媒体;卫生、计生、体育等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城乡低保等相关资料来自县民政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城镇建设资料来自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绿化等资料来自县园林局;生态环境资料来自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应急管理资料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资料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