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发表在《学习时报》的文章
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通过信访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必须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更好为群众服务,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实做好。
信访工作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情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就是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更好地汇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发现亟待解决的难点,让各项决策部署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信访工作是吸纳民意、汇集众智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吸纳民意、汇集众智,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汇集群众的真知灼见,准确把握群众诉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信访形势的新动态新情况,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宝贵执政资源。
信访工作是维护权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信访反映民生,民生关乎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信访工作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维护权益、防范风险,就是要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好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信访突出问题,不断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
信访工作是凝聚民心、筑牢同心的重要桥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凝聚民心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信访问题大多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政策制定得好不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凝聚民心、筑牢同心,就是要求我们着力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厚植党的执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