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沁水县端氏镇苏庄村,街道整洁、庭院井然,邻里互助、孝老爱亲蔚然成风,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这一切的改变,源于苏庄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其作为撬动乡村治理、推动移风易俗、凝聚发展合力的关键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以积分定规矩,
筑牢乡村振兴“思想根基”
过去,村里一些陈规陋习屡禁不止,如何有效破题?苏庄村党支部将目光聚焦在党员这一关键群体上。经过深入调研和群众讨论,制定了一套靶向明确的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
该办法清晰划分基础分、奖励分与负面清单:党员主动承诺节俭办红白事、拒绝封建迷信、维护环境卫生等,可获基础积分;若出现违规操办、参与陋习等行为,则予以扣分。积分实行“月公示、季汇总、年总评”,结果直接与评优评先、民主评议等挂钩,让“软要求”变成“硬指标”。
“积分就像一把尺子,量出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苏庄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以前嘴上要求多,现在行动看积分,党员们都有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和动力。”
以积分建机制,
激活乡村振兴“治理效能”
在党员积分制的激励与约束下,苏庄村进一步建强红白理事会这一治理载体。理事会成员中党员占比高,他们既是积分制的践行者,更是乡村治理的“主力军”。
依托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体系,理事会通过“槐树下议事”平台广泛收集民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喜事简办、丧事俭办”“礼金上限200元、办事一桌12盘”等标准。同时,村集体统一购置办事设备,党员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为村民红白事提供全程帮办服务——从上门对接需求到按规协助操办,既让事主省心省力,又彻底扭转“面子”攀比之风,推动婚丧事宜标准化、简约化。
此外,积分制还延伸至乡村日常治理:党员参与防火防盗、防诈宣传,带动村民共建平安乡村;带头栽花种菜、整治庭院,推动人居环境提升;主动帮扶邻里、孝老爱亲,促进乡风民风和谐。村民们感慨:党员怎么做,我们就跟着学,现在村里规矩明、人心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以积分聚合力,
打造乡村振兴“发展引擎”
党员积分制的深入推行,不仅带来了乡风民风的“软实力”提升,更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硬支撑”。一方面,红白事大操大办、“抢饸饹”等陋习根治,村民经济与人情负担大幅减轻,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党员带头践行村规民约,带动群众形成“人人守规矩、事事讲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开发区项目建设营造了稳定和谐的软环境,推动“企地共建共享”走深走实。
“用积分记录党员奉献,用实绩衡量党员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党组织活力。”苏庄村党务工作者说。党员积分制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带动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实现了“党组织强、党员队伍活、乡风民风美、发展后劲足”的良性循环。
如今,苏庄村的党员积分制仍在不断细化完善,从移风易俗延伸至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更多领域。在积分制的推动下,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凸显,党员与群众同心同向,正共同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