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村垃圾收运处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农村户厕改造、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 、集中整治任务
(一)重点解决农村垃圾随意倾倒、收运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1.整治范围:全乡各行政村、驻地企业。
2.整治重点:①省道沿线、村庄周边积存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问题;②村内街巷、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乱堆乱放问题;③村内垃圾桶(箱)配备数量不足且存在损坏、满溢问题;④垃圾运输过程中存在泄露、抛洒现象;⑤垃圾清运车未将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存在随意倾倒现象;⑥垃圾中转站未做到污水闭环管理、管理台账不齐全、环境较差问题;⑦村庄周边、工矿企业周边、道路沿线、河道沟渠、田间地头等区域存在非正规垃圾倾倒(填埋)点问题。⑧群众反映强烈或信访举报反映的其他问题。
3.整治目标:对各村积存的各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清尽清,垃圾死角盲区基本清除,无垃圾露天堆放焚烧和乱丢乱放。垃圾固定收集点设置科学合理,垃圾桶(箱)、垃圾清运车按需配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三级体系有序运转。
(二)重点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轻运等问题
1.整治范围:各行政村、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
2.整治重点:①村庄公共空间污水横流问题;②化粪池粪污直排或溢流问题;③村庄及其周边的排水沟渠堵塞有明显臭味问题;水体黑臭,周边生活垃圾乱扔乱倒问题。④污水处理设施停运问题;⑤污水收集管网未接通设施,管网破损,检查井内存在垃圾、淤泥、泥沙等问题;⑥村庄污水未进设施直排外环境问题;⑦农户接入率偏低情况;⑧出水口及出水口下游形成黑臭水体(按规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查看出入水水质是否达标)问题;⑨村内管网雨污不分问题;⑩存在“久试不验”设施问题;⑪未落实运维主体责任,运维资金无法保障,运维单位不专业,运维管理不规范,运维制度不健全等问题。⑫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返黑返臭问题;⑬黑臭水体周边存在污水排污口问题;⑭已治理的黑臭水体管护措施不到位问题,沿岸存在明显的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水面漂浮大量的生活垃圾问题;⑮存在新增农村黑臭水体问题。⑯群众反映强烈或信访举报反映的其他问题。
3.整治目标: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公共空间基本没有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基本闻不到臭味,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等;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稳定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三)重点解决畜禽粪污处理不彻底、有臭味等问题
1.整治范围:全乡所有养殖场(户)。
2.整治重点:①养殖场场区内粪污抛洒、滴漏问题;②养殖场内严重恶臭问题;③畜禽粪污堆放和储存不到位问题;④畜禽粪污乱排乱倒问题;⑤畜禽粪污清运不及时问题;⑥粪污处理技术方法不合理问题;⑦粪污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问题;⑧群众反映强烈或信访举报反映的其他问题。
3.整治目标:农村畜禽粪污得到有效治理,养殖场内无粪污抛洒、滴漏现象,无严重恶臭,畜禽粪污无乱排乱倒现象;粪污处理技术方法合理、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 用率保持在85%以上。
(四)重点解决农村户厕改造不规范、管护不到位等问题
1.整治范围: 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
2.整治重点:①户厕存在闲置或弃用问题;②“改厕一条街”影响村容村貌的问题;③户厕选址不合理导致群众使用不方便的问题;④粪池渗漏或损毁、排气筒安装不规范、地面沉降、过粪管装反、粪污未达到无害化处理或未接入污水管网等质量问题;⑤后续管护机制不健全,存在厕所脏了无人扫、设备坏了无处修、管道堵了无人通、粪污满了无人抽或抽出之后随意排放的问题;⑥联户户厕覆盖范围(半径)和蹲位数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⑦“建新不拆旧”问题;⑧群众反映强烈或信访举报反映的其他问题。
3.整治目标:农村户厕有墙、有顶、有门,厕所清洁、无臭,粪池无渗漏、无粪便暴露、无蝇蛆,粪便就地处理或适时清除处理,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或进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群众能够正常使用。
(五)重点解决废弃物散乱堆积、回收利用不到位等问题
1.整治范围: 全乡各行政村的道路两侧、村庄公共区域等 。
2.整治重点:①道路两侧、村庄公共区域存在农药包装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散乱堆积的问题;②农药经营门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规范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的问题;③农药经营者和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未建立回收台账,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④秸秆和农膜回收网点数量和布局不能满足回收需要,运行不正常的问题;⑤秸秆资源利用调查台账和合作社、大户农膜使用回收台账不健全的问题;⑥农户使用非标地膜问题;⑦群众反映强烈或信访举报反映的其他问题。
3.整治目标: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无生产废弃物积存;秸秆、农膜收储站点主体设施设备齐全、运行正常;全乡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
三、时间安排
即时起至9月底,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 一)安排部署阶段(6月30日前)
制定印发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对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整治内容、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细化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上下联动、一体推进。
(二)全面排查阶段(7月15日前)
各村要聚焦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农村垃圾收运处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户厕改造、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对照整治范围、整治重点、整治目标,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三)集中整治阶段(8月31日前 )
针对摸底发现的问题,全部建立整治台账,明确整改举措、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实行清单销号管理。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要在7月15日前完成整改;短期内无法整改的问题,要实行“一问题一方案”,科学制定整治计划,明确分阶段整治举措、整治目标,按步骤有序推进整治工作,在8月31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巩固提升阶段(9月30日前)
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各村排查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 帮助指导各村加快补齐短板,巩固整治成效,坚决杜绝问题反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调度整治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困难,安排部署下一步任务,扎实推进集中整治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村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开展本村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及具体责任人,拉单挂账,逐一销号。
(三)强化督导检查。乡专项工作领导组将根据工作任务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移交乡纪委开展专项督导、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