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乡镇
近年来,嘉峰镇党委深入落实市委部署,聚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创新推出“赵树理调解工作法”,有效消除大量纠纷和隐患,探索了基层治理的有益经验。2023年,该做法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一、聚焦企地共赢,明确基层治理路径
镇党委立足镇情、因势利导,走出企业发展与周边群众利益协调互促的有效路径。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打造沁河生态经济带、东方古堡示范廊带重要核心区的定位,企地共建、共同发展。二是明确问题症结。梳理因煤炭煤层气企业与周边村利益分配引发的群体信访问题,因企业经营、用工引发的纠纷,因生产生活等引发的相邻纠纷,找准传统文化相对发达与经济快速发展交织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错位、协调机制失位、矛盾化解缺位。三是明确治理路径。深化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协调联合政法等多家部门,传承发展当地优秀文化,“用农民的办法解决农村的问题,从群众的立场解决群体性矛盾”,运用“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助推企地共建共赢,答好基层社会治理答卷。
二、聚焦“树理”传承,完善矛盾化解机制
弘扬发展赵树理文化,深化“要‘树礼’更要‘树理’”理念,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是传承“树理”文化,用好调解方法。挖掘活化赵树理作品中的纠纷解决方式,形成“先看戏后说事”“先算账后了事”“先放气后说理”“先把脉后治病”“先戴帽后和好”的“五先五后”一整套调解办法,务实推动问题解决。二是区别不同个性,活用调解技巧。从赵树理作品中重构“常有理”“惹不起”“铁算盘”“能不够”“小反倒”“糊涂涂”六类典型人物特征,对纠纷当事人进行研判,因材施策进行调解。三是优化调解步骤,完善解纷流程。创新完善“广辟来源、受理流转、谈话调查、分析会诊、多元化解、结案分流、深化治理”七个调解步骤,实现对警源、访源、诉源的有效治理。四是凝聚多方力量,形成解纷合力。成立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三长会商”的“3+N”调解会商小组,健全会商制度,形成了多元解纷新格局。
三、聚焦平安建设,提升维护稳定效能
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关系,拓展平安建设内涵,为基层治理破题增效。一是全方位统领。落实总体安全观,整合全镇治安防范、矛盾排查、安全生产等力量,联动联处、协同发力,构建镇党委领导、镇政府负责、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二是全链条参与。在党政全面推广运用树理品牌同时,企地双方党组织开展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活动联搞、服务联做“四联”活动,企地联手共建,推动将问题有效预防化解在初始状态。三是全领域发力。沁水全县政法各部门以及人大、工会、妇联、税务机关等全面推行“赵树理调解工作法”,“树理公惠”成为全国首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近年来,全镇未发生有影响的案事件,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有效解决了东方古堡示范廊带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疑难问题。
下一步,嘉峰镇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推广用好“赵树理调解工作法”,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