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郑村镇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索  引 号: 11140521012445090F641/2024-0018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郑村镇 成文日期:
标      题: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2日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 2024-07-02 发布机构: 郑村镇

郑村镇人民政府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安全度汛意识,增强防洪度汛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因洪灾带来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总则,坚持依法防汛,防止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确保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幸福小镇建设顺利进行而编制。

2、编制目标

为使防汛工作万无一失,把一切隐患消除在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有计划、有标准地防御洪水、战胜洪灾,坚持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加强管理除害兴利,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确保安全度汛。

3、编制原则

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计划,防洪工程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防洪抢险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部署,保证重点,抓好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

4、适用范围

本防汛应急预案针对郑村镇防汛体系,也适用于郑村镇因暴雨和河道造成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镇区防汛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郑村镇位于沁水县城东南约60公里处,境内总人口2.1万,其中外来人口0.6万。全区境内山势起伏,属土、石山区,以山谷丘陵为主。

郑村境内有郑村河和湘峪河两条主河流。郑村河为常年性河流,总长15公里,贯穿全镇东西,流经后河、轩底等八个行政村,枯水期流量仅0.2-0.3m³/秒,82洪灾时流量高达81m³/秒。本地属东西季风区暖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境内湘峪河为常年性河流,枯水期流量0.2-0.3m³/秒,遇大洪水可达15m³/秒。

2、洪水性灾害

郑村镇境内有郑村、湘峪两条河,四条较大的山水沟,主汛期在六至九月份,每年汛期都大小不等发生洪水。

三、镇区防洪工程

1、防洪工程体系现状

目前全镇有防护堤坝12000余米,这些工程为沿河工农业生产起到了强大保护作用。

2、防洪工程体系存在问题及防洪安全的影响。

(1)部分干部群众对防洪工作认识不足,存在轻率、麻痹心理。

(2)采空区地质灾害相当严重。半峪村下半峪、常店原节,对防洪十分不利。

(3)特别是镇域范围内部分防护堤坝和农民危房年久失修,需严格监测加强维护。

四、组织指挥体系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镇政府成立防汛指挥部,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组织领导工作。指挥部下设监测预警组、转移安置组、应急抢险组、调度保障组4个小组。

郑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名单

总    指    挥:崔旭明(镇政府镇长)

常务副总指挥:武海晓(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副 总 指 挥:李  猛(镇人大主席)

             侯喜宁(镇党委副书记)

             李伟庆(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韩  沂(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刘小兵(镇政府副镇长)

             张浩真(镇政府副镇长)

             王建文(镇政府副镇长)

             王焕利(一级主任科员)

成       员:李  宁(镇党政办主任)

             王  韬(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赵金彪(镇乡村振兴办主任)

             秦腊强(镇安监站副站长)

             陈旭海(镇卫体办主任)

             于虎胜(镇民政助理员)

             任家兵(镇企业站站长)

             王建云(嘉峰自然资源所所长)

             候必强(郑村派出所所长)

             陈  慧(镇教委主任)

             史广报(镇供电所所长)

             史新阳(镇卫生院院长)

             刘军强(镇畜牧兽医中心站站长)

             各村党(总)支部书记、防汛信息员

(1)监测预警组

组长由分管副镇长刘小兵担任。负责掌握各种雨、水、灾情等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接到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发布预警信号。

(2)转移安置组

转移安置组组长由一级主任科员王焕利担任,负责按照镇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组织协调各村防汛领导小组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路线和地点转移组织工作。各村防汛领导小组负责将受灾群众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3)应急抢险组

组长由镇武装部长武海晓担任。负责应急抢险队组织等具体抢险工作。

(4)调度保障组

组长由镇党政办主任李宁担任。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镇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负责处理防汛抢险日常工作,在汛期(6—9月)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0356-7086303。

五、监测预警

1、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分两级: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

2、预警发布及程序

根据县防汛指挥部预警命令发布防汛预警信息。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

3、预警方式

(1)通过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广播。

(2)电话通知。

(3)手摇报警器。

4、预警响应

在接到县防汛指挥部发布预警通知后,镇防汛指挥部按照预警级别迅速开展相关工作。指挥部各成员立即上岗到位,指挥长安排部署工作。

监测预警组:加密收集各类监测信息,及时报告最新情况。

转移安置组:做好群众按预定路线和地点转移,协助各村做好当地群众撤离和转移工作。

抢险救灾组:做好抢险准备,一旦出现险情,迅速组织抢险。

调度保障组:及时做好抢险救灾应急物资、资金调配,做好道路交通和区域交通管制工作,做好灾区防疫工作,杜绝重大疫情发生。

六、抢险救灾

(1)抢险队伍:在汛期,各行政村专门成立10-15人的抢险队伍,镇武装部负责组织以基干民兵为主的专门抢险队伍 30人,抢险队伍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2)抢险物资和车辆组织:防洪抢险物资要认真落实,储备编制袋、铁丝、手电筒、雨衣等防汛物资由镇防汛指挥部统一调用。

(3)抢险分片负责制:郑村镇辖区15个行政村共分为5个片区。实行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负责制。其职责是负责督促所包村防汛领导小组做好本村的汛情检查、抢险组织、人员及物资转移、救灾安置等工作,并及时将情况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当险情发生时,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要协调所包村防汛领导小组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同时将抢险救灾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镇防汛指挥部,由镇防汛指挥部汇总后报县防汛指挥部。

    (4)对于紧急转移的受灾人员,镇民政办应尽快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保证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七、保障措施

汛前、各村要组织人员全面开展隐患排查,以村为单位对山洪危险点、地质灾害点、河道、非煤矿山等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拉网式险情排查,要做到责任明确、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排除隐患。要向山洪危险区和地质灾害区的村民发放“明白卡”,落实监测防治责任,完善群防群策网络体系,并将详细情况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八、宣传、培训、演练

各村要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大力宣传《防洪法》、《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和有关防汛知识,特别是对灾害隐患点周围的干部群众,更要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对山洪灾害的预防、治理、避险、救灾等知识,增强全民尤其是受威胁地区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各村要组织辖区内人员开展防汛实战演练。特别是抢险救灾和疏散撤离灾区群众的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九、防御特大洪水措施

在发生特大洪水情况下,镇防汛指挥部要及时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并严格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做好辖区人员、财产安全转移工作,镇、村两级防汛人员要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确保重要汛情的上传下达,把灾情减到最低程度。


郑村镇人民政府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