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举步入园,青山如黛、碧水长流,曾经的煤田腹地蜕变生态新城。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坚持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每一片绿地、每一泓清波存入“生态银行”。一本本特殊的“幸福存折”,如今兑现成老百姓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沁水县是产煤大县,含煤面积2422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90.5%。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如何平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沁水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生态银行”理念,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储蓄变成民生红利。
今年5月,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线索,称沁晟煤焦选煤厂运输车辆未落实清洗措施,导致煤灰抛洒、扬尘污染。随后,我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现场核查。
空气是生态环境的生命线。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减煤、降尘、管车、控油、治烟”五大精细化治理举措,扎实推进“大气秋冬防”“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任务,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统筹抓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紧盯关键节点,扎实推进城市雨污分流、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县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切实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让一泓清水润泽民心。
今年,沁水县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运维纳入民生实事中,对全县9个乡镇32个村共34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进行统一运维管理,并将每年600余万元场站运营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从根源上破解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用不起”难题。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沁水分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奋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如今,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幅“山水交融、城景相依”的生态画卷正在沁水大地生动铺展。
沁水县以青山为笔,碧水为墨,在广袤大地上书写着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篇章,把生态红利装进群众口袋,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可触可感、日日相伴的幸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