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县教育局开展2025—2026学年初中优质学科建设项目道德与法治、生物、数学、地理学科第一阶段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 2025-09-29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为持续推动我县教学质量提升“168”行动计划,加强初中优质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9月22日至26日,沁水县2025—2026学年初中优质学科建设项目道德与法治、生物、数学、地理学科第一阶段研讨活动分别在城镇初中、示范初中、龙港初中举行。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杰俊,县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全县初中相关学科教师180余人参加活动。

道德与法治学科研讨活动

9月22日,项目导师陈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试题命制逻辑”为题,从命题依据、考查目标、题型设计三个维度,聚焦“试题命制”与“中考试题分析”两大核心模块,紧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结合历年省、市模拟题案例,逐一剖析命题中的常见误区与优化策略,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命题方法论”。
9月23日,陈老师以2025年山西省中考学业水平道德与法治试题为样本,从“试题结构、考查重点、命题特色、学生答题情况”四个方面,通过数据统计与典型答题案例展示,直观呈现了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材料分析不深入、语言表达不规范”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靶向教学”建议。在分组讨论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命制一道高质量的情境探究题”“结合本地实际,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试题设计”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分享各自在教学与命题实践中的经验与困惑。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专家现场点评指导,形成了“研讨—分享—提升”的良好氛围。


生物学科研讨活动

9月24日,马老师围绕《如何备好一节课》这一主题,从“好课的标准”和“备好一节课”两方面,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和例子为我们答疑解惑,强调一节好课要做到:讲清核心概念、发展学生思维、关注每个学生。要备好一节课,需要认真解读课标,在课标的统领下,做好教学设计每个阶段,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设计到教学反馈与优化等方面细致的展开了讲解,老师们积极交流讨论,受益匪浅。

数学学科研讨活动

9月25日,翟老师通过《试题命制》专题讲座,带领我们精细对比分析2024年与2025年山西中考真题,分别从题型结构,难度设置,分值分配对比,知识分布于覆盖,核心素养考查与题目创新,命题风格及能力考查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对比,让参会教师清晰地看到试卷的“形”保持稳定,“神”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特点。


地理学科研讨活动

9月26日,李老师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改革与教学优化》讲座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自然资源对区域农业、工业的特点形成的影响,同时跳出传统,分析个性化饮食、服饰、习俗等,为老师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师心得体会


龙港初中生物教师 杨晋峰

专家马老师的精彩讲座与引领,同仁们热烈的研讨与共创,都让我对生物学教学评价,特别是试题命制工作,有了颠覆性的认知和深层次的思考。此次培训不仅是一场技能提升,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洗礼。此次培训为我今后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坚信,以试题命制这个“小支点”,确实能够撬动课堂教学的“大变革”。我愿与沁水县的同仁们一道,在这场静水深流的教育变革中,不断求索,共同推动我县生物学教育迈向高质量的新台阶!

中村初中地理教师 陈亚俊

本次培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深入解读。过去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将“教”与“评”割裂开来:上课时注重知识传授,考试时才考虑如何命题,评价结果也多用于打分和排名,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反哺作用。而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评价不应是教学的“终点”,而应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导航仪”。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评价标准应当同步设计、相互呼应,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只有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端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 袁双双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试题命制对教师成长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其中,陈老师对试题命制的分析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如何命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首先,所选试题的立意要体现核心素养,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第二,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第三,确保试题的质量和效度,使其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为教学和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四,评分标准要清晰,能根据答案的开放度、探究性合理拟订评分标准,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今后我将多关注中考试题,努力提升自身命题的能力,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新时代所担当的育人功能。

示范初中数学教师 韩丽艳

此次数学培训中,无论是专家的“母题溯源”讲解还是教师成果展示,尤其结合中考试题的深度分析,让我对数学教学与中考命题逻辑有了全新且系统的认知,也为后续我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同时让我深刻领会,数学教学不应陷入“题海战术”,而应引导学生回归母题本质。后续我会借鉴培训所得,带领学生梳理教材母题体系,结合中考真题溯源训练,帮助他们从根源掌握解题思维,真正实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县初中各相关学科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仅提升了教师的试题命制与分析能力,更帮助教师进一步厘清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以更科学的命题理念指导日常教学评价,以更精准的试题分析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